編號  044 羅芙奧台北2025春季拍賣會

羅芙奧台北2025春季拍賣會

繪畫浮雕 1965年9月13日

林壽宇 (台灣, 1933 - 2011)

1965

油彩 鋁條 有機玻璃 畫布

127 x 152.5 cm

預估價格

TWD 4,200,000-6,500,000

HKD 991,000-1,533,000

USD 127,500-197,400

CNY 197,400-923,000

成交價格


簽名備註

簽名畫布折入處:LIN
簽名畫背框條:LIN 13 - SEPTEMBER - 1965 50”x 60”

來源
倫敦馬伯樂畫廊 (背面附有標籤)
私人收藏,瑞士
家族傳承至前任藏家,同為瑞士私人收藏
私人收藏,台灣


展覽
「林壽宇」,馬伯樂畫廊,倫敦,展期1966年3月至4月


圖錄
《林壽宇》(展覽目錄) ,馬伯樂畫廊,
倫敦,1966年,黑白圖版,編號18,頁2

+ 概述

東方文化的貴族-林壽宇服膺「減之又減,減無可減,以至於無」的極簡主義核心思想。根源自中國極簡哲學內涵:「最複雜的,以最簡單的來表現」。林壽宇獨特又純粹的繪畫風格,在絕對理性的探索中,保留文人思想的溫度。白色空無,也含攝所有的色相。在戰後抽象大行其道的年代,無人能出其右,林壽宇縱橫國際畫壇。本次拍品《繪畫浮雕 1965年9月13日》屬林壽宇60年代最經典的「白色系列」繪畫作品。畫中的金屬鋁條元素,為藝術家自1964年以來作品的極大特色。1965年十月,林壽宇參與美國德科爾多瓦美術館舉辦的「白上白」聯展,便和盧齊歐.封塔納(Lucio Fontana)、君特.於克(Gunther Uecker)、奧托.皮納 (Otto Piene)等西方藝術大師同場展出,而該展也是梳理戰後極簡主義藝術發展的重要展覽之一。東方文化的貴族-林壽宇服膺「減之又減,減無可減,以至於無」的極簡主義核心思想。根源自中國極簡哲學內涵:「最複雜的,以最簡單的來表現」。林壽宇獨特
又純粹的繪畫風格,在絕對理性的探索中,保留文人思想的溫度。白色空無,也含攝所有的色相。在戰後抽象大行其道的年代,無人能出其右,林壽宇縱橫國際畫壇。本次拍品《繪畫浮雕 1965年9月13日》屬林壽宇60年代最經典的「白色系列」繪畫作品。畫中的金屬鋁條元素,為藝術家自1964年以來作品的極大特色。1965年十月,林壽宇參與美國德科爾多瓦美術館舉辦的「白上白」聯展,便和盧齊歐.封塔納(Lucio Fontana)、君特.於克(Gunther Uecker)、奧托.皮納 (Otto Piene)等西方藝術大師同場展出,而該展也是梳理戰後極簡主義藝術發展的重要展覽之一。時,直至日治時期仍為台灣五大家族之一。1949年安排他隻身前往香港,在拔萃男書院就讀中學。1952年後轉往英國倫敦寄宿名校米爾菲爾德學校。1954年進入倫敦綜合工藝學院(今西敏大學),研讀建築與美術。初期的創作,仍帶有抽象表現主義的餘韻,以中國山水的精神,有水墨滴流效果的「流系列」(19571959)來詮釋。1960年代他朝向幾何線條或形狀的「冷抽象」發展,其「白色系列」將白色的層次精準鋪陳、氣質凝練。隨著1980年代返國定居時,大大驚豔台灣藝壇,掀起所謂的「白色震撼」與「低限魅力」的旋風。當時台灣藝術圈對抽象藝術的認知,多半仍停在如趙無極這類的色彩堆疊、潑灑等抽象表現主義,幾何式的冷抽象,此時尚未形成風氣。而林壽宇對低限藝術的追求,把藝術用純粹性表達至淋漓盡致,大大影響幾位年輕的藝術家,例如莊普、賴純純、胡坤榮與陳慧嶠,成為他們的宗師。這些以伊通公園為基地的藝術群,如今都是台灣藝術界的精英人物。
相關資訊

現代與當代藝術

羅芙奧台北2025春季拍賣會

2025/06/01 (日) 下午2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