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估價格
TWD 300,000-600,000
HKD 77,000-154,000
USD 10,000-19,900
CNY 71,000-142,000
成交價格
TWD 840,000
HKD 220,472
USD 28,417
CNY 199,052
簽名備註
釋文:扁舟日客興,邊岸帶雲流,安得羲皇侶,相攜共入林。
款識:心畬。
鈐印:天籟(朱文)、舊王孫(朱文)、溥儒(白文)
款識:心畬。
鈐印:天籟(朱文)、舊王孫(朱文)、溥儒(白文)
來源:
私人收藏,台北
私人收藏,台北
+ 概述
此幅《晴巒浮翠》為溥心畬早年受北宗山水風格影響的「文人畫」,取山景方式以左側對峙右下的對角式構圖,觀者與畫者彷彿站立於高處遠眺,盡顯高遠之況味,筆法上以北宗的古樸厚實為重,多以馬夏派風格為主。溥氏對於先輪廓後皴皺的勾皴結合山石畫法曾於《寒玉堂畫論》中明確表述過:「畫山先輪廓而後皴皺,此常法也。至於崎嶇犖確,突兀崢嶸,熊罷升降,龍跳虎臥之形,筆先變化奔騰,橫飛直下,先於一筆之中,有起伏輕重,定為陰陽,辨其明晦。」此作山石造型奇峭,溥氏以細筆斧劈描出凌厲的山勢,再用渴筆澹墨披麻皴出岩壁,行筆迅速大膽,層巒特徵清晰,中幅夾以留白的雲霧意象更顯出南派的淡泊蕭然。
溥心畬幼年研習「四王」山水的筆墨痕跡,常於畫作中流露,此作的山體峰巒、造形圖式、佈局排列與王原祁的山水畫頗有相類之處;山體用色則以石青、花青兼用,深淺交錯敷染,壁石彷彿插山挺出,更顯現深立體邃的風貌,遠望能得淡逸穩健的意境。溥氏畫樹之法則與南宗一脈相承,作為山川衣冠的雜樹植披,枝幹或單筆、或雙鉤,主幹之上不添旁枝,樹冠多以橫筆平點;畫遠山小松雜樹多以平點、圓點法繪就,貴參差以取勢,偶用墨暈,寫其森然之貌。中幅近景之叢林雜樹,則多以其葉之形貌而寫之,溥氏多援用前人畫樹之法,如用董源的雜樹點圓葉法、黃公望以墨色橫筆點葉法等,用色則以石青為主,赭色與籐黃兼用點綴,更能得山石群樹的直動之勢,均能恰如其處,別具一格。溥氏又以細筆添畫船舫,揚帆迎風渡津,近看山巒翠碧一片,遠望群山迷濛,所謂的「寧靜以致遠」即是此畫描繪的感受,更與畫幅上段題詩呼應,溥心畬盼能如羲皇時代的人一般閒適、恬淡寡慾,其將與世無爭之心寄託於畫景,更能體現出高深曠闊的胸懷,實為溥氏經典傳世之山水名作。
溥心畬幼年研習「四王」山水的筆墨痕跡,常於畫作中流露,此作的山體峰巒、造形圖式、佈局排列與王原祁的山水畫頗有相類之處;山體用色則以石青、花青兼用,深淺交錯敷染,壁石彷彿插山挺出,更顯現深立體邃的風貌,遠望能得淡逸穩健的意境。溥氏畫樹之法則與南宗一脈相承,作為山川衣冠的雜樹植披,枝幹或單筆、或雙鉤,主幹之上不添旁枝,樹冠多以橫筆平點;畫遠山小松雜樹多以平點、圓點法繪就,貴參差以取勢,偶用墨暈,寫其森然之貌。中幅近景之叢林雜樹,則多以其葉之形貌而寫之,溥氏多援用前人畫樹之法,如用董源的雜樹點圓葉法、黃公望以墨色橫筆點葉法等,用色則以石青為主,赭色與籐黃兼用點綴,更能得山石群樹的直動之勢,均能恰如其處,別具一格。溥氏又以細筆添畫船舫,揚帆迎風渡津,近看山巒翠碧一片,遠望群山迷濛,所謂的「寧靜以致遠」即是此畫描繪的感受,更與畫幅上段題詩呼應,溥心畬盼能如羲皇時代的人一般閒適、恬淡寡慾,其將與世無爭之心寄託於畫景,更能體現出高深曠闊的胸懷,實為溥氏經典傳世之山水名作。
相關資訊
翰墨丹青—中國書畫專場
羅芙奧2020春季拍賣會
2020/07/18 (六) 下午2:00